“同學們要抓住機遇,歡迎來到鄉村這片價值洼地,踏實創業……”4日,“三鄉·青年會”走進武漢“三鄉工程”示范點——新洲倉埠項山村靠山小鎮,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產學研各領域的師生代表來到美麗鄉村,實地參觀“創客小鎮”,“牛匯科技”創始人、22歲的鄧琪現身說法,向學弟學妹伸出橄欖枝。
學長回鄉創業服務“農業4.0”
青瓦白墻、飛檐翹角,成排的徽派建筑。當天,盡管天氣寒冷,還飄著細雨,漫步在項山村道士灣,師生們還是被這里如畫的風景深深吸引。“這里完全顛覆了我對傳統農村的印象。”該校大二學生、三農學社社長張琛瑞說。
鄧琪是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原學生會會長,去年剛畢業,就帶著好友回到家鄉,在項山村道士灣租下一棟農房作為創業基地,創立了“牛匯科技”,服務“農業4.0”。目前,他手上已握有8家微信公眾號托管、科技信息服務合同。作為應屆畢業生,回鄉創業得到“市民下鄉”和“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雙政策支持,創業補貼優厚,鄧琪和小伙伴們計劃做小城鎮*的自媒體平臺商,“這里交通便利,我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很有信心。”
“蠻扎實、鬧眼子、尖板眼……”在“漢字造夢”計劃創客基地,地道的武漢方言通過個性化的毛筆字藝術化呈現,該項目通過獨特的書法作品傳達漢字的魅力,在全球推廣中國漢字文化,實施該計劃的五千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貝介紹,“這里發展空間很大,歡迎大學生們加入我們的創客團隊,成為合作伙伴和街坊鄰居。”
高校與創客小鎮共建產學研基地
去年5月,新洲區項山村入選武漢“市民下鄉”工程,政府給每戶投資8萬元用于農房改造。項山村黨支部書記駱黎明帶領全村建設美麗鄉村——靠山小鎮,按照一年6000—8000元不等的價格整體承租村里的42套空閑農房,通過招商,再轉租給各類創業公司。目前已有20家公司簽約,7家入駐,鄧琪、李貝等創客就是其中之一。
活動當天,“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靠山小鎮產學研基地”正式揭牌。市農委新農辦、信息化中心負責人趕赴現場,圍繞“三鄉工程”各類政策,為在場師生們系統講解、答疑解惑。
“參觀了靠山小鎮,讓我眼前一亮。”該校副教授朱雪云評價,這里的農村發展緊跟時代步伐,發展前景廣闊,給涉農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對三農有很大的興趣,樂意到項山村做項目。”該校管理學院2016級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周吉說,他打算跟同學商量,在這里申請創業空間。
新洲區倉埠街項山村相關負責人表示,靠山小鎮將綜合運用政策、資金、服務等多種手段,為大學生和返鄉人士創業提供多方面的幫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