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陜西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方向5公里處的梁家河村,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40多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與其他北京知青一起,*次被村民接回來的時候,走的還是村里一條“兩個輪的架子車都沒法通過”的土路。現如今,這里的村民以農、林、牧相結合發展新的農村經濟模式,讓村莊的里里外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切,都源自一條公路的修建。
交通便利
打通旅游增收幸福路
“來來來,走起來,隊伍跟好,精神飽滿一點。”在村里的活動廣場上,喧天的鑼鼓正敲得起勁,震撼的聲音響徹云霄,秧歌隊的隊員們跟著鑼鼓的節奏,正在熱情高漲地排練著節目。負責帶隊的鞏崗介紹,秧歌隊正在準備過年期間去縣上的演出節目,隊員有鄉村旅游公司的員工,也有普通的村民。“自從通了公路,很多人都來這里旅游,3月-11月都是旺季,很多農家樂*都能接待上百桌游客。現在天冷了人少了,我們也不太忙了,就來準備過年的節目,村里有一半人都要參與。”
在距離村委會不遠的地方,“梁家河主題郵局”正為當地居民、國內外游客提供著優質、高效、便利的服務。村民梁鋒告訴記者,這個郵局是2016年4月開業的,不僅有各類信件、包裹收寄業務、代售類業務和便民匯款業務,還開展了農村電商村郵樂購業務,幫助村民進行網絡代購。
如今,梁家河村“四好農村路”建設已經基本形成“基礎設施完備、網絡銜接順暢、運輸服務優質、系統運行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不僅讓村子與外界的溝通聯系變得方便,更成為一條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幸福路。
鄉鎮和行政村
通暢率達到*
黨的十八大以來,延川縣委、縣政府把農村公路發展作為全縣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工作的重點,縣交通運輸系統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各項工作。過去五年,累計投入資金20億元,新改建和完善農村公路580多公里、橋梁143.78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70.801公里。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310多公里,鄉鎮通暢率和行政村通暢率均達到*。
為了讓縣道、鄉道、村道公路得到更好的養護和管理,延川縣建立了農村公路橋梁數據庫,參照干線公路推行橋梁工程師制度,對農村公路實行小修集約化、日常保養社會化、養護工程市場化的運行機制。
延川縣交通局局長李青海介紹,如今全縣75%的鎮都有等級客運站,91.6%的建制村已經通上了客運車。不僅如此,縣上還與運輸企業聯合,建立了信息監控平臺,對營運車輛進行動態管控。“農村公路不僅打通了便民道路、產業道路,也為全縣經濟建設,形成經濟循環產業帶,提高群眾經濟收入帶來了極大地方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