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林婆娑,清碧的萬泉河蜿蜒流過。在海南省瓊海市椰子寨,村委會主任蔣大寧指著村里的規劃圖告訴記者:“如今建一個公廁,都得按照規劃來做。村民建房,都得報建,不能高過椰子樹。”
作為全國*個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的省份,海南在此框架下進一步加強村鎮規劃,強化風貌管控,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郁郁蔥蔥的椰林檳榔,依山傍水的村民廣場,醒目壯觀的主題雕塑,清新明亮的紅色書屋……這里就是瓊崖革命打響*槍的瓊海市嘉積鎮椰子寨村。經過近一年的建設,一個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美麗鄉村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2015年全省“多規合一”改革實施之前,椰子寨還是一個雜亂的村莊。“那時村民建房處于無序狀態,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河邊到處散落著雞舍、豬圈。”蔣大寧說。
珠連玉串綴瓊州。近年來,海南以“多規合一”藍圖及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為依據,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目前,海南已完成全省95%村鎮規劃編制,75%村鎮規劃批準實施。到2019年底海南將初步建成1000個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美麗鄉村示范村。
位于文昌市會文鎮的十八行村歷經數百年,仍然保持著傳統民居的原始風貌。一走進村子,就會被它原始古樸的氣質吸引。這里的房子由清一色的青磚一塊塊壘成,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斑駁的痕跡,顯得古老而質樸。
71歲的老村民林運椿一邊帶著記者走村串戶,一邊講述老房子的歷史。十八行村村民全部姓林,明朝正統年間,先祖林沓從福建莆田遷來,歷經500多年開枝散葉,并按村規成行成排修建房屋,逐步形成了十八行房屋,村子因此而得名。
林運椿說,每到周末就有慕名而來的游客到村子里參觀,給這座古老的村莊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保護得越好,發展就越好。”范高滿說,改善鄉村環境只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步,目前村里正在挖掘古民居中的歷史文化,將傳統文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發展鄉村旅游,增加農民的收入。
近幾年,海南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通過科學規劃、集中投入、重點建設,已經創建了465個美麗鄉村示范村,47個村莊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今年海南將加強鄉村傳統文化保護、挖掘和利用,推進東方白查村、文昌十八行村、澄邁火山巖古村落等一批古村落保護利用示范工程。海南還將大力挖掘古鎮古村、黎村苗寨、火山村落民居等特色文化內涵,打造一批鄉村文化文物旅游特色項目。
在瓊海市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內,一個個村莊散落其中。在農田、綠道、荷塘、花海的點綴下,形成了“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田園風光,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絡繹不絕。
自龍壽洋田野公園建設后,位于公園內的禮都村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民陳玉芳告訴記者,村民自己成立合作社,用技術、資金入股,開起了休閑驛站,辦起了農家樂。
從去年開始,禮都村開始在原有基礎上改造升級,引進一家大型旅游公司,打造“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公司資金雄厚,可以把我們村進行整體打造,現在正在開發的旅游項目就有4個,以后還會進一步開發。”
鄉村要發展,產業是重要支撐。十九大報告提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海南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把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民增收、脫貧攻堅、全域旅游等結合起來,打造“一村一品”,大力發展鄉村民宿、共享農莊、農家樂、采摘游等農旅融合業態,振興鄉村經濟發展。
同時,海南鼓勵引入社會資本共同建設美麗鄉村,采用“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引入投資額達336億元,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