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汩汩清泉甘甜可口,恩澤萬余民眾;一座座農道橋寬闊平坦,河水通達暢流;一根根節水管高效灌溉,實現旱澇保收。雙遼市認真實施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中央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農業供給側改革種植結構調整建設等項目,做到了農民飲水安全,遇旱能澆、遇澇能排,提升了農業經濟效益、節水效益、生態效益,一件件水利工程助力農業發展的惠民利民富民的實事滋潤著百姓的心田。
飲水安全工程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走進茂林鎮靠山村,深達七八十米的井水,經過水質檢測,再安裝水處理設備后,引到所轄410戶農民家中。“以前,這兒的水雜質較多,就是把燒開的水澄清完了也是渾的?,F在可方便了,擰開水龍頭直接淘米做飯,清洗紅蘿卜、大白菜,吃水也放心了。”談及用上自來水的事,74歲的靠山村農民許振華深有感觸地說。
雙遼市水質中氟、錳、鐵等微量元素超標嚴重,導致很多人有黃斑牙、大粗脖、大骨節兒等癥狀,尤其是貧困村的農民患病機率較大。為切實做好全市2017—2018年貧困村的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雙遼市水利局超前運作,依據省政府辦公廳、省水利廳的要求,在四平地區*個辦理了招投標手續,并于2017年7月24日完成了工程招投標工作。該工程共有9處,其中新建工程6處,改造工程3處。主要建設內容為打水源井9眼,建井房9座,更換機泵設備9臺套,上水處理+消毒設備9套,鋪設管路214.766千米,工程總投資1026.69萬元。涉及臥虎鎮、永加鄉、那木鄉等5個鄉鎮7個貧困村17個自然屯,解決9918人飲水安全問題,其中貧困戶744戶,貧困人口1391人。該工程于8月20日開工建設,到11月初,雙遼市按照設計要求基本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切實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村飲水安全問題。
農田水利工程
讓生產實現高效節水
雙遼市在2017年農田水利建設上爭取國家、省級累計投資1734.81萬元,新建農道橋14座、兩孔單井柱橋2座、1座橋維修,新建土埋涵88處,改造水源井261眼,井灌區渠道U型槽襯砌5000米,配套柴油機、潛水泵及噴灌設備等250臺套,新建水源井管理房125座,排水溝修整9386延長米,渠道襯砌30000米,洗井137眼,維修噴灌設備高壓水帶2850條,管件3450個,噴頭、立管、支架等600套,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0多萬畝。
在2017年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中,雙遼市在柳條鄉厚俗村,服先鎮雙喜村,興隆鎮耕耘村、西慶豐村、連慶村等3個鄉鎮5個村,總投資908萬元,實施了水源工程、輸配水管網工程、排水工程、土方工程、設備庫工程及輸變電線路工程,通過小白龍灌溉改造、漫灌改造,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25萬畝。工程建成運行后,灌溉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年節水量56.54萬立方米,畝均節水量45立方米,節水率達29.79%,據測算,年增產糧食1200多噸,增加產值超過270萬元。
“旱改水“工程
讓供給側改革得益于水
為了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雙遼市水利局立足區域協調發展,及早謀劃,著重扶持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建檔立卡貧困村,資金、項目投放占比超過五成。雙遼市水利局針對去年春旱較重的實際,為王奔鎮仕家村新打抗旱大井37眼及水田大井4眼,并配套設備4臺套,增加玉米抗旱面積240多公頃、水田面積15公頃,共受益人口約700人。在雙遼市,2017年實施旱改水面積累計5萬畝,增收超過2000萬元。
雙遼市在2017年中央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農業供給側改革種植結構調整建設項目中,為雙山灌區恢復水田面積1萬畝,涉及雙山鎮長發、三合等5個村,在建設渠道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中,總投資1600萬元。項目實施改造后,較改造前項目區增加經濟效益達到1200萬元。同時,該工程的實施,增加了地表水的灌溉利用,減少地下水的開采,并對地下水進行補給,修復水資源的可再生能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讓農民群眾徹底告別“靠天喝水、靠天吃飯”的日子,使新農村建設煥發新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