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市農委獲悉,今年全市將繼續開展10個一二三產融合試點,推動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儲存、加工和銷售一體化融合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培育農村新業態,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農民增收都離不開產業發展。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立農民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利益共享機制和實現途徑,才能讓農民不僅從農業提質增效中獲得收益,也從二三產業發展的增值收益中分得利潤。近兩年來,本市針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
據介紹,2016年,房山、大興率先申報“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成為全國整區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點。去年,按照農業部、財政部相關要求,市農委、市財政局編制了《2017年北京市整區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經鄉鎮初審推薦、區級審核、專家論證、審核公示等程序,確定了16個試點實施主體和項目,項目總投資6800余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237萬元。目前,項目已全部完工并通過驗收。
在推進農村產業融合試點中,房山、大興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以龍頭企業、合作社為主體,推進一產與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大興呀路古熱帶植物園是“南果北種”示范推廣基地,2015年園區向三產轉型,引進50多種熱帶、亞熱帶水果,打造了一個行走的北方“熱帶雨林”。他們采取“公司+合作社”的運用方式,建立了利益共享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農村發展。去年,該園區接待游客近60萬人次,帶動周邊百余農戶戶均增收1萬余元,解決了周邊150多人就業,同時帶動了當地旅游業、農業、蔬果采摘業的發展。
今年,本市將在海淀、門頭溝、通州、順義、昌平、平谷、密云、延慶等區,開展10個產業融合試點。選擇能與農民形成緊密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為試點,給予扶持。結合當地實際,探索多類型產業融合形式、培育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建立多形式利益共享機制,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多功能性,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健康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