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一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百色市樂業縣堅持以“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為總綱,以“強創新、占高地、作示范”為主題,扎實推進樂業縣易地扶貧搬遷“老鄉家園”項目建設,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截至今年5月,該縣在全縣8個鄉(鎮)9個安置點共整合428.08畝土地,預計建成集中安置樓房153棟,共1745套住房,計劃安排搬遷對象1745戶7000余人。
圍繞“搬得出,能入住”打牢基礎。一方面,*確定搬遷對象。按照貧困戶自愿申請、群眾民主評議、鄉(鎮)審查核實、縣扶貧辦審核批準、縣鄉村三級公開公示等程序,把邏沙鄉、甘田鎮等8個鄉(鎮)居住生活條件艱苦、交通不便、群眾發展致富極其困難的1745戶貧困戶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集中安置。目前,已有1067戶搬遷對象簽訂安置協議和建新拆舊協議,搬遷入住率達61%。另一方面,對標規劃建好住房。該縣各安置點自2016年11月開始建設,各鄉(鎮)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陸續施工,通過幫扶人一對一協調,村“兩委”大力宣傳,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入戶動員,截至目前,搬遷移民新入住652戶3000余人。
圍繞“能安居,能致富”發展產業。該縣著力為搬遷貧困戶規劃發展“一片菜園”“一個養殖點”“一片后續產業”“一個務工點”,按照“四個有”標準做好搬遷戶后續保障工作。各鄉(鎮)預留5~20畝土地分配給搬遷對象作為菜園,戶均200平方米,用于滿足日常種植所需;在安置點建立集中養殖區,統一規劃建設每戶1~2個豬舍,確保養殖戶每年至少有2頭肉豬出售,年收入在2000元以上;各鄉(鎮)黨委積極為各安置點租用、流轉100~600畝土地用于后續發展種桑養蠶、獼猴桃、刺梨、茶葉、芒果等相關產業,作為移民搬遷貧困戶*性享有股份產權的特色農業“家底”,確保后期每戶貧困戶年收入1萬元以上。同時,該縣抓住深圳—百色(樂業)東西部幫扶協作的機會,每年與深圳市鹽田區共同舉辦珠三角企業用工招聘會,2018年為廣東省轉移全縣貧困勞動力2300余人,實現轉移勞動力每人月收入3000元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