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徐聞,以“菠蘿的海”聞名。中國是優質菠蘿的傳統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有將近一半的菠蘿產自廣東,而廣東菠蘿有6成以上產自徐聞。然而,這片“海”近年屢受滯銷困擾。
本收獲季結束不久,近日,廣東省副省長葉貞琴率廣東省農墾總局局長陳少平、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黃斌民等,前往湛江市徐聞縣,就當前徐聞菠蘿結構性滯銷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據徐聞縣農業局介紹,關于徐聞菠蘿結構性滯銷問題的情況報告,對徐聞菠蘿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包括品種單一、生產經營方式落后、加工鏈條短,這些問題接下來將通過調整生產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轉型升級來一一化解。
*產區滯銷 進口量卻逐年遞增
據統計,中國菠蘿消費量和產量均位列全球第四。其中,中國菠蘿消費量占全球總量的6%,僅次于巴西、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中國的菠蘿年產量占全球總量的8%,達207萬噸,僅次于哥斯達黎加、巴西、菲律賓。
徐聞縣香甜菠蘿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魏報介紹,1926年,徐聞籍華僑倪國良從新加坡帶回200多株“巴厘”品種種苗,在愚公樓試種出來的菠蘿清甜可口,愚公樓菠蘿因此聞名,并迅速擴種到多個地區。倪國良也被稱為“中國菠蘿*人”。愚公樓菠蘿2005年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美國相關歷史書籍把“愚公樓菠蘿”列為世界名果。
徐聞是中國*的菠蘿生產基地,今年全縣菠蘿產量約70萬噸。除了鮮銷,徐聞菠蘿還被加工成果汁、果酒、冰淇淋、罐頭等。據徐聞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徐聞縣農業產值占全縣GDP的47.8%,其中菠蘿產值占全縣農業產值的35.2%。可以說,菠蘿產業不僅是徐聞縣的傳統特色產業,同時也是優勢產業、主導產業。
但是,“今年采收季,徐聞菠蘿行情低迷,甚至出現大范圍滯銷。”徐聞菠蘿協會會長吳建連說。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在菠蘿產量能滿足內需的情況下,卻仍大量進口,出口量卻極小,且進口量逐年遞增,出口量逐年遞減。
2011至2017年間,中國菠蘿進口量年平均增長率在35%左右,其中2017年菠蘿進口量達14.6萬噸,金額為1.4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3%和33.2%。菲律賓和哥斯達黎加等國家是中國菠蘿的主要進口產地。其中,我國每年從菲律賓進口的菠蘿占總進口量的一半以上。哥斯達黎加2017年市場份額從無到有,占年進口量的3.7%,期間每噸進口單價僅756美元,價格優勢明顯。
徐聞菠蘿如何跳出本地局限,搶占更大的國外市場份額?乘“一帶一路”東風,加大鮮銷菠蘿和菠蘿加工品的出口量是一個重要方式。“要想增加出口量,提升品質是*出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傳和認為,比起菲律賓、哥斯達黎加這些國家,我國菠蘿種植成本較高,因此,并不具備出口的價格優勢,改種新品種和提升果品品質尤為重要。
品種市場表現冰火兩重天 劃撥資金建設一批新品種示范基地
巴厘上市一般為每年4-5月。巴厘的芳香味重,生命力強,90多年來依然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種植品種。但是,上市期過于集中,品種保鮮期只有一周,且目前已出現品質“退化”現象。今年上市高峰期,菠蘿傳統品種巴厘售價從0.8-1.4元/斤跌至0.2-0.5元/斤,跌破成本價。而當地廣東省湛江農墾集團公司(下稱“湛江農墾”)引進的新品種臺農16號、臺農17號賣到了3-4元/斤,且供不應求。
自2015年開始,湛江農墾試驗種植了金菠蘿、臺農16、臺農17等新品種。新品種具有更可口、好看、食用方便、價格高、效益好等優勢。據介紹,這幾個新品種一般售價可達2.5-3元/斤,每畝成本1.2萬元,也比普通品種高一倍,但利潤可達2800-5300元/畝。目前,金菠蘿、臺農16、臺農17等新品種在徐聞縣種植面積約2000畝,僅占菠蘿種植總面積的0.5%左右。
調研組到廣東省紅星農場(下稱“紅星農場”),實地了解菠蘿新品種的種植、銷售情況,覃姓農場女職工介紹,今年她種的傳統品種巴厘,每畝虧4000多元。看到旁邊的紅星農場菠蘿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她表示,明年想改種這些新品種試試。
湛江市、徐聞縣、湛江農墾局有關負責人參加了調研,調研組走訪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徐聞縣將與湛江農墾局合作,加快調整和豐富菠蘿品種結構。一方面要“調整”,引導當地的種植戶實踐“良種+良法+良技”,使用組培苗、地膜覆蓋,多施有機肥、不用膨大劑,做好巴厘品種的提純復壯;另一方面要“豐富”,開展優稀品種的示范擴種工作,提高良種繁育能力,促進菠蘿品種的更新換代。
據了解,政府將建設一批菠蘿新品種生產示范基地。從國家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18年下達給廣東省農墾總局的兩個項目中拿出2000萬元,由廣東省廣前糖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在徐聞建設菠蘿新品種生產基地,形成示范。
同時,還將建設一批新品種種苗繁育基地,用好2018年“嶺南特色水果雙創示范縣建設”農業財政專項資金900萬元,以及從“雷州半島二線南繁育種示范基地”項目資金4000萬元中劃出約1000萬元,依托廣東省南亞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加快建設新品種種苗繁育基地。
沒有省級家庭農場,省級合作社只6家;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
目前,徐聞省級合作社只有6家,沒有一家省級家庭農場,加工企業小、散、弱情況突出。調研報告認為,要加快培育和引進具有較強聯農帶農能力的菠蘿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家庭農場等,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專業市場+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完善好新型經營主體同小農戶的利益聯動機制。
就企業品牌而言,目前徐聞只有一個“紅土菠蘿”,該品牌2017年3月才注冊,屬于廣東省紅星農場優質菠蘿生產基地。徐聞縣農業局表示,將全面打造菠蘿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在繼續擦亮“徐聞菠蘿”“菠蘿的海”這些區域公共品牌的同時,扶持“紅土菠蘿”等企業品牌,引導和鼓勵更多當地菠蘿經營主體樹立品牌意識。
目前,紅星農場正在以優質菠蘿基地為主導,規劃建設菠蘿主題公園、生態菠蘿度假中心,挖掘開墾邊荒、知青下鄉、兵團建設等文化資源,將紅星農場打造成集生產、游玩、娛樂、養生于一體的特色田園綜合體。徐聞縣也有計劃以“菠蘿的海”自然風光為依托,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推進菠蘿產業與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的深度融合。
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僅2家
據徐聞縣縣長吳康秀介紹,徐聞現有40多家菠蘿加工企業,僅有2家算是規模以上企業。菠蘿加工量僅占生產總量的20%,年加工鮮果約30萬噸。
近年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農產品加工所研發了菠蘿黃酒、菠蘿果醋、菠蘿酵素酸奶、菠蘿汁發酵飲料、菠蘿皮渣飼料、高活性蛋白酶等產品。徐聞將全面加強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聯合體,推動技術成果轉化。
據悉,徐聞將引進大型龍頭企業開展深加工。以徐聞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升級農產品加工園區為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3-5家大型菠蘿加工企業到徐聞縣工業園區投資立業。
此外,徐聞菠蘿電商剛剛起步,面臨著運輸成本高等問題。吳建連認為,應該由政府協調,農民配合分批種植,錯峰上市。目前徐聞多為田頭小冷庫、綜合型小冷庫,仍需建設1萬平方左右的菠蘿專用冷庫。這也需要由省政府、湛江市政府在冷庫企業引入、財政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支持。
關于徐聞菠蘿結構性滯銷問題的情況報告中還提出,由廣東省農業廳牽頭、引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力量,湛江市政府、徐聞縣政府、廣東省農科院等單位配合,組織一批專家,在調研的基礎上,盡快分別制定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的菠蘿產業發展規劃,高起點謀劃,高質量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