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我們走進浙江義烏城西街道溪干村,生機盎然的景象讓人印象深刻:一村翠綠、一塘清水、一處廣場、一院潔凈與整齊村落人家融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地處望道信仰線景觀入口處的溪干村,今年以來以提升農村生活品質為核心,以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便民、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把溪干村建成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的美麗鄉村。
全民參與建設美麗鄉村
“2014年那批舊改房子路面都已硬化,房前屋后大樹小草連成片,此外修路改道、治水美岸、樓面美化……”問及村里的發展,溪干村黨支部書記龔新明如數家珍,更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黨徽形狀種植的170畝五彩水稻長勢喜人,目前正是觀賞的*時期。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村民在重建的基礎上,更注重創造性,通過發現生活中的風景之美,給村莊增添美麗色彩。走訪中,我們看見數位村民圍著一棵大樹用小石頭圍成一個“O”形。“這些石頭都是村民自己到銅溪去撿來的,剛開始一個人,后來兩個人、三個人,再接下去有幾十號人,沒有人號召,沒有人組織,更沒有人發動,就這樣組成了一支美化村莊的隊伍。”龔新明說。
截至目前,溪干村已按照統一規劃,拆除了*后一批188戶舊房,完成了連片觀賞竹林和數塊綠化帶建設。同時,將穿村而過的銅溪兩岸綠化進行全面改造,圍繞道路、河流、村莊等區域,見縫插綠、見地植綠,努力打造“一路一景”“一街一品”“一村一色”的生態景觀村。
要“顏值”更要“內涵”
美麗鄉村,從外看是環境美、生態美;從內看是人文美、思想美。溪干村把村莊美化工程、提升村農文明素養當作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工作,用建立村規民約等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村民增強現代文明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文明之花”在村民笑意的臉上競相綻放。
“美麗鄉村離不開文化建設,幸福鄉村的幸福感來自哪里?來自文化,將文化作為幸福的一種體現,讓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實起來。”龔新明說,為讓文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有效銜接,下一步,溪干村將建設文化廣場、休閑場所,設立宣傳欄,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移風易俗建設,不斷優化完善村規民約,強化對廣大村民的教育引導,努力打造生態宜居、文明發展的美麗鄉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