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陵縣三湖管理區果農魏道璽正在摘黃桃。“一箱10斤,網上銷售賣100元。”他高興地說,去年賣黃桃收入10多萬元,今年將有增長。
6月以來,多地出現桃子滯銷現象,但三湖管理區并沒有受到影響。
三湖管理區有800多戶果農,種黃桃上萬畝。自2014年“三湖黃桃”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來,該區每年3月辦桃花節、8月辦黃桃節,建設“黃桃小鎮”的步伐十分穩健。
歷經風雨種出好黃桃
“三湖黃桃”的種植經歷過風雨。
1960年以前,三湖還是個湖泊。隨著四湖總干渠修筑成功,湖泊變成農場。“剛開始種黃桃,黃桃的品質并不好,酸桃多。”湖北省豐之喜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子富說。
52歲的劉子富曾長期在三湖管理區農辦工作,是當地有名的黃桃專家。他說,桃樹是淺根系果樹,*害怕積水,平原湖區地下水位高、排水困難,很難種好黃桃。為此,當地一方面興修水利,建溝渠、泵站,一方面從上海、武漢等地的農業科研院所引進10多個黃桃品種試種。
因為起步早,到上世紀80年代,“三湖黃桃”十分紅火。*多時有7000畝,酸度高的黃桃拿去加工,做成黃桃罐頭。當時,三湖罐頭廠年產5000噸,產品出口美國。一大批果農掌握了黃桃的栽培、施肥、剪枝等技術,“三湖黃桃”出了名。在荊州提到三湖農場,多數人會想到黃桃。
10多年后,這批黃桃樹進入衰老期,市場也發生變化,罐頭廠停產,人們改種棉花,砍掉大量桃樹,僅保留400畝“錦繡黃桃”,這種黃桃甜度高,采摘下來可以直接吃。“這種‘錦繡黃桃’就是*適合鮮食的黃桃。”劉子富說,桃樹3年掛果,4年至15年為盛果期。“三湖黃桃”前幾十年的發展,給現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年雙節”打響品牌
盛夏時節,豐之喜公司院內每天熱鬧非凡。果農開小農用車拖著一筐筐黃桃,到這里排隊等候收購。30多名員工,忙著拆袋、分揀、裝箱、過秤、貼簽。順豐速運的大貨車停在一旁,準備把黃桃發到顧客手中。
這種紅火的場景,得益于三湖管理區發展黃桃產業的“先手棋”。
2014年,“三湖黃桃”和“三湖黃桃罐頭”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當年黃桃成熟時,三湖管理區舉辦*屆黃桃節。“黃桃價格翻了倍,以前每斤二三元,2014年之后每斤五六元,現在*的黃桃每斤10多元。”種植大戶莊上乾說,他2001年開始種黃桃,從當初3畝桃園發展到現在30多畝,前幾年兒子讀研究生的費用,還有兒子在成都買房的費用,都是他靠30多畝桃園辛苦賺來的。
魏道璽趕上了好時節。2011年之前,他和妻子在廣州打工,他當電焊工,妻子進紡織廠。工作很辛苦,工資也不高,孩子在老家成了留守兒童。2011年,他決定回老家種黃桃,到2014年開始掛果,正好趕上價格翻倍。
從2015年起,三湖管理區每年3月舉辦桃花節。春天來賞花的游客逐年增多,當地農家樂發展到20多家。果農王成不僅種黃桃,還開農家樂。“周末客人多,春游時天天爆滿。”他樂呵呵地說,有些果農在桃園里散養雞鴨鵝,他正好買來招待客人。
3月桃花節、8月黃桃節,“一年雙節”有花又有果,“三湖黃桃”名氣越來越響,銷往全國各地。
“三板斧”延長銷售期
今年,“三湖黃桃”掛果面積5000畝,總產量1500萬斤。
“我們有‘三板斧’。”劉子富說,一是“三湖黃桃”品種多,以前黃桃每年七八月成熟,現在增加了早熟、晚熟品種,從6月到9月都有黃桃成熟;二是豐之喜公司建了兩個冷庫,黃桃摘下來后,若價格不理想,可以冷藏600噸,*晚能賣到11月;三是線上銷售占比逐年提升,通過網絡銷售,“三湖黃桃”幾乎全年都可以賣,許多人來春游時就已預訂。
據統計,每年夏天買“三湖黃桃”的顧客,有40%是春天到三湖管理區賞桃花的游客,當時他們就向果農下單了。今年6月,三湖管理區舉行“楚三湖黃桃新品發布會”,邀請全國電商100余家,當天簽約5萬單。
到了黃桃成熟季節,果農及其親友幾乎每天都通過微信等網絡渠道發布信息,每天能賣出上百箱。“晚上發一條賣黃桃的微信,早上起來看,有40多個朋友付款購買,多數是老客戶,*遠的在新疆。”一名果農說。
數據顯示,2014年“三湖黃桃”線上銷售占比10%,今年已提升到80%。
全力打造“黃桃小鎮”
“黃桃是我們的主導產業。”三湖管理區黨委書記朱少波說,現在黃桃種植面積占管理區總耕地面積近五分之一,畝效益是常規作物的5倍至8倍,促進了農業轉型發展。
同時,三湖管理區以黃桃產業開展*扶貧,43個貧困戶種黃桃,能享受種苗購置補貼,在種植技術和銷售上也能得到幫助,去年,這43個貧困戶平均收入達6萬元。貧困戶黃寶祥去年種黃桃掙了7.4萬元,今年還能增長。
“從2014年起,我們就提出打造‘中國黃桃小鎮’的發展目標。”朱少波說,管理區成立豐之喜公司,推進標準化種植,制定“三湖黃桃”生產標準,還引進加工企業,對黃桃精深加工,目前已有黃桃酒產品,今后還有黃桃汁飲料、黃桃干零食等。
桃園也得到綜合利用,桃枝可作為肥料循環利用,桃林下散養雞鴨鵝,減少農藥化肥支出,增加收益。“*重要是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賞花游、農事體驗游越來越火爆。”朱少波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