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將重點建設50個農業“新六產”示范縣、劃定5200萬畝稻麥功能區及400萬畝棉花生產保護區,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等,加快實現農業由傳統產業到高質高效產業轉變,推進鄉村振興。
山東省政府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該省近日印發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現代高效農業專項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莊文忠介紹,力爭到2022年,山東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現代高效農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基本形成以新動能為主導的科學技術先進、物質裝備優良、組織方式高效、經營主體集約、農產品市場繁榮的現代高效優勢產業,半數以上的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鎮居民。
“山東對產業融合、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四新”經濟的培育力度不夠,沒有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亟需培育新動能,穩固農業大省的優勢和地位。”莊文忠認為,山東應發揮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農村改革試驗區、農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區的引領作用,同時,搭建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村創業園等示范平臺,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莊文忠強調,山東發展農業“新六產”,將實現從單一產業向全鏈條、多功能、新業態發展的動能轉換,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等。“通過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提升傳統產業的質效、新興產業的規模、跨界融合的潛能、高端品牌的價值,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農業廳發展規劃處處長魯波介紹,該省已獲批創建金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寒亭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棲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泰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四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各地也在積極開展省級、市級、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
“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業或優勢特色產業,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開展‘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全產業鏈開發,能夠實現綠色發展和產業深度融合。”魯波表示。
記者了解到,該省還將加強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集聚區建設,培育重點農產品出口企業,建設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加快推進遠洋漁業海外綜合性基地建設等。
山東是農業大省,糧食、肉類、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總量位居中國前列。2017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均居中國*位,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4500萬噸以上,居中國第三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