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縣流芳鄉有著豐足的土地資源,耕性良好,土地可利用率較高,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2018年該鄉引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江西芳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打造供港蔬菜基地,通過政府驅動、領導推動、專家帶動、市場拉動的方式,著力實施“水肥一體化”項目,已成為該鄉生態農業發展的新引擎。
近日,記者專程前往“水肥一體化”項目所在地,流芳鄉青年村供港蔬菜基地進行采訪。在該村馬鞍山水庫,登高遠望,高標改造后的蔬菜基地一派生機。
該項目由江西芳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與青年村共同打造,總面積650畝,總投資130萬元,分三期建設,2018年完成工程的一、二期350畝的建設任務。該鄉黨委副書記賴海燕告訴記者,青年村供港蔬菜基地“水肥一體化”項目,是該鄉農業產業從水稻棉花種植向蔬菜種植轉型的示范項目,是從傳統灌溉方式向“水肥一體化”噴灌方式轉變的農業科創示范區。
張運平是江西芳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股東,負責流芳鄉青年村供港蔬菜基地“水肥一體化”項目的實施。在剛移栽好的甜玉米地塊,張運平饒有興趣地說:“別看這只是塊玉米地,科技含量可高哩!它聚集了高效節水、地膜覆蓋、平衡施肥、機械作業等技術,是湖口縣*大型噴灌水肥一體化示范區。”
在增圧泵閥房,記者見到了新購置的先進設備,張運平介紹:“通過泵閥房可以實現對灌溉施肥的定時、定量控制。此外,在每個種植噴灌圈里,都安裝了多個無線土壤傳感器,每個傳感器可以輻射周圍10多畝土地,實時監測濕度、溫度。”
“水肥一體化”項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基地600畝左右的噴灌圈,如果采用人工進行機械施肥,需要4至5人連續工作兩三天才能完成。用上“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后,只需在辦公室動動手就能輕松搞定,有效控制了灌溉用水,優化了肥料施用結構,減少了農藥使用量。
根據蔬菜的個性要求,在沼液中要添加相關養分,配制成水肥,滿足農作物生長營養需求。沼液有效利用,解決了全縣養殖企業沼液排放帶來的環保問題,沼液循環利用,為蔬菜基地尋找到有機肥源,符合環保新理念。“水肥一體化”項目助推生態、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了蔬菜質量、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公司生產的蔬菜在深港市場十分搶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