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答復并公開了“關于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提案 ”。
一、關于抓住組織化這個銜接小農戶與農業現代化的關鍵
(一)關于引導小農戶組建合作社發展合作化經營。中央支持合作社為小農戶提供土地托管、代耕代收、聯耕聯種等服務,幫助小農戶實現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目前,合作社為成員提供的經營服務總值已超過1萬億元。在引導小農戶積極參與合作社過程中,逐步構建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訂單帶動、盈余返還等利益聯結機制,使小農戶分享到更為合理的收益。鼓勵合作社創新發展農業新業態,調整優化農產品品種和品質結構。開展農社對接、農超對接,支持合作社進超市,在城市社區開設門店(點),促進合作社產品直銷。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指導各地探索小農戶合作化經營,發展互助合作。
(二)關于發展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分享產業紅利。2014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明確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導向。2016年中央1號文件要求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要求,2017年8月,農業農村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農經發〔2017〕6號),強調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的基本經營方式,大力發展面向廣大農戶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歷史任務。要求著眼滿足小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的經營需要,圍繞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大力發展市場信息、農資供應、綠色技術、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機作業、初加工、市場營銷等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農業生產性服務,帶動更多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指導各地落實好中央要求,大力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帶動小農戶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二、關于研究推出有利于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相關政策
(一)關于設立合作社創新財政獎補專項。2017年,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安排資金14億元,采取“中央指導、地方落實”的管理方式,將審批權限下放給地方,通過直接補助、以獎代補、政府購買服務、貸款貼息等方式,重點支持制度健全、管理規范、帶動力強的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發展綠色生態農業,開展標準化生產,突出農產品加工、產品包裝、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進一步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服務帶動能力。在確立農民合作社扶持對象時,將是否與小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小農戶發展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2018年,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重點支持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的基礎上,適當兼顧貧困地區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通過現有政策渠道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
(二)關于設立小農戶合作產業基金。財政部高度重視解決包括小農戶在內的小微企業和返鄉下鄉創業人員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近年來,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和銀保監會大力推進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成立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省級農擔公司)。目前,省級農擔公司已進入向下延伸分支機構、開展實質性運營階段,一個多層次、廣覆蓋的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初步形成。二是持續加大專項資金投入。中央財政設立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和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小微企業和“三農”信貸供給。自2016年起,將小額擔保貸款政策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政策,進一步增強了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2013-2017年,中央財政累計撥付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約700億元,支持了2萬家(次)金融機構,惠及數十萬家(次)小微企業和超過1500萬人(次)就業人員。三是研究推進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擬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通過股權投資、再擔保等方式,支持擔保再擔保機構發展壯大,推動形成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統籌兼顧、多級聯動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帶動和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小微企業和“三農”,推動小農戶合作經濟組織快速發展。四是優化金融機構財務管理制度。開辟包括以小農戶為主體的合作社在內的小微企業貸款呆賬核銷“綠色通道”,放寬核銷標準、縮短核銷周期、簡化核銷手續,有效釋放信貸資源。下一步,財政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對普惠金融發展的支持力度。
(三)關于實施現代農業職業經理人專項培訓計劃。2014年開始,農業農村部聯合財政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70.9億元。隨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不斷深入,各地在農業職業經理人培養方面做出了許多有益探索。如四川、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大力探索農業職業經理人培養,以此帶動農業小企業、小農戶發展,有力促進了產業化發展水平。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大力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2018年,依托工程,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培養計劃,發布《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規劃》,規范培訓管理,培養和造就大批農業企業及農民合作社經理人,帶動小農戶增收致富,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四)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民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可提供有效穩定服務的主體,針對糧食等主導產業和農民急需的關鍵環節,為從事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集中連片推廣綠色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同時鼓勵各地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或先服務后補助等方式,提升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專業化、規模化水平。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構建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