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百色平果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把發展壯大農業特色產業作為助農增收和實現穩定脫貧的重要抓手。堅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和“多元發展與重點突破”的思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重點做大做強山地高效特色農業產品,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有力支撐。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規模種植。立足資源優勢,以抓特色、促發展為主線,大力發展種植以火龍果、柑桔、大青棗、葡萄、香蕉為主打的優質水果產業,初步呈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格局。現該縣全縣水果總面積12.5萬畝,投產面積11.2萬畝,總產量15.87萬噸,產值8.56億元,輻射帶動周邊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面加強品牌示范區建設。該縣結合交通道路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把水果產業發展和生態旅游景觀及現代農業示范區相結合,選擇群眾基礎*,已經逐步形成水果產業重點區域即太平鎮、馬頭鎮、新安鎮3個片區進行重點連片開發,在3個鄉鎮二級公路沿線以火龍果、葡萄、大青棗為主,打造成為集觀光、采摘體驗、科普培訓、餐飲服務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長廊,帶動地方經濟高速發展。
加強種桑養蠶產業覆蓋。印發《平果縣2018年度貧困戶桑苗、蠶房建設項目補助方案》以政府安排補助資金為引導,農民自愿出資籌勞為主體,鼓勵貧困戶參與到種桑養蠶的優惠政策中,同時積極推廣現代桑蠶生產新技術,推動桑蠶生產向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發展。以蠶桑產業現代化建設,推動桑蠶生產示范區建設。現全縣54個貧困村發展蠶桑產業的有32個,有27個種桑養蠶村已順利脫貧。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計劃發展種植新種桑園示范園300畝,輻射帶動400戶農戶發展桑園種植2000畝;該桑蠶科技示范園建成投產后,可安排農戶就業20人,園區年產值達80萬元以上。
發展新型構樹產業促增收。構樹具有速生、適應性強、分布廣、易繁殖、熱量高、輪伐期短的特點,用構樹料喂養的構樹豬生豬肉質細嫩且自帶自然清香味道鮮美,符合當代消費者的營養消費需求,市場前景大,商業價值高。今年以來,該縣緊緊抓住構樹產業被國務院列入重點培育發展的有利機遇,全力抓好構樹產業的種植。目前,構樹示范點種植構樹3000畝,新建管理用房200㎡,構樹原料加工廠房7087.76㎡,組培室3581.59㎡,展示區5430㎡,生豬養殖豬舍4760㎡,配套建設基地道路、水、電燈基礎設施。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可以安排1000個以上搬遷對象參與構樹種植、管護、飼料加工、養殖等業務,有效解決搬遷對象搬遷后就業問題;同時,通過示范園的創建,可帶動全縣3000戶以上貧困對象參與構樹種養,有效推動全縣脫貧攻堅。
發展種植甘蔗產業促脫貧。甘蔗是該縣傳統種植產業,產業基礎穩固。政府出臺獎補優惠政策,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種植甘蔗優勢產業,提高經營性收入。政策針對參與甘蔗種植的貧困戶予以獎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新種植糖料蔗1畝(含1畝)以上,成活率達80%以上的,每畝獎補900元。目前通過甘蔗種植脫貧的貧困戶達六百多戶,兩千多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