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濟南槐蔭區農業經濟發展局以實現鄉村生態文明為目標,健全農業投入品管控機制,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進一步加強農業生態環保工作,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有力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
大力推進生態農業發展
為推進生態農業發展,槐蔭通過加強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推廣綜合生態防治技術、加大有機肥施用推廣力度等措施,大力搞好現代生態農業園區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在生態循環農業建設上,槐蔭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技術應用,達到清潔田園、合理利用沼渣沼液的目的。在加大宣傳與監管力度的同時,出臺鼓勵政策,引進推廣先進的農業作業機械。積極推廣綜合生態防治技術,在蔬菜生產中重點推廣應用防蟲網、殺蟲燈、黃藍板等物理化農業防控措施;在水稻生產中推廣*施肥施藥技術達2500畝,推廣性引誘器防控技術達2100畝,不僅提高了工效,還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投入;在現代生態農業園區和農產品生產基地中加大有機肥施用推廣力度。今年,濟南五洲都市農業有限公司水稻生產基地、濟南席莊大米專業合作社水稻生產基地、濟南槐蔭雙龍灣蓮藕專業合作社蓮藕生產基地等,有機肥施用量顯著提高。
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
槐蔭優先在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利用上級政策或出臺區級鼓勵政策,加強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一是加大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宣傳力度。通過會議培訓、發放明白紙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在全區實現了配方施肥技術宣傳全覆蓋。二是加大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力度。通過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全面提升農田水分和化肥利用率,有效改良農田的土壤結構,促進傳統農業向設施農業、*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轉變,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今年全區完成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864畝。三是發布了區級農業主推技術。主推技術涵蓋了多項農業生態技術,并制定了鼓勵扶持政策。
做好農業投入品引導監管
在農業投入品合理投入和監管方面,槐蔭區農業經濟發展局切實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結合全區農村和農業生產實際,對農地膜、化肥、農藥不合理施用進行有效控制。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召開培訓會議,指導各辦事處農業部門及農業技術人員廣泛宣傳,使農資經營單位和農民充分認識到超量施用化肥和農藥、不合理使用農地膜不僅污染環境,還影響農產品品質、增加生產成本,進而影響當地農業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大監管力度。加大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嚴格投入品管理;加大農產品抽檢力度,強化源頭監管;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保護生態環境。
政策激勵助推農業提質發展
槐蔭區農業經濟發展局充分發揮政策激勵的杠桿作用,為農業提質發展注入了活力。
生態科技項目被納入區級農業產業化扶持范圍。對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的生態科技項目優先進行扶持,今年全區有*施肥施藥技術、物理防控技術和水肥一體化技術等6個生態科技項目納入農業產業化扶持范圍,提高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
今年,全區落實耕地保護補貼205.11萬元,同時加大生態農業項目監管力度。局紀檢組嚴格落實項目申報、審批全程監管,嚴格落實“三重一大”審批程序,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執紀監察職能定位,對項目審批中涉黑涉惡問題進行全面摸排,杜絕不擔當不作為問題發生,堅決遏制項目審批腐敗問題,確保項目真實有效,避免出現套取國家資金的行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