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后3年,浙江將投入136億元用于提升農村飲用水,破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會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浙江省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根據《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省農村飲用水達標人口覆蓋率達到95%,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同質飲水。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浙江的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起步早,農村供水水平一直處在全國前列。”省農水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浙江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以上,基本解決了“有水喝”問題。
然而,對照城鄉同質標準,浙江仍有803萬農村人口的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有待提高。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坦言,近兩年特別是高溫干旱時,老百姓對喝好水的呼聲很高。此次實施的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就是要讓浙江農村老百姓喝上質量有保障的水。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要確保完成涉及農村803萬人的飲用水達標提標建設任務。
從“小水廠”到“大管網”
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浙江目標構建三級供水網,即以城市供水縣域網為主、鄉鎮局域供水網為輔、單村水廠為補充。簡而言之,就是要改變過去“村村有小水廠”的局面,讓更多人喝上“大水廠”的水。
“過去,浙江低標準、小規模供水點居多,而問題也大多集聚于此。”省農水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水廠建設標準不高,消毒設施不夠完備。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限度拓展城市供水管網,*小限度保留單村水廠。這就要求各地一方面大力延伸城市管網,構建城市供水縣域網;另一方面鄉鎮管網“能并則并”“以大帶小”,盡可能形成規模化局域網。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0年,新增改造主干管(水廠至村口)1.2萬公里以上,新增改造村內管網2.9萬公里以上,單村供水工程覆蓋全省人口規模控制在15%以下。通過這些延伸到各鄉各鎮各村的“毛細血管”,浙江才能實現縣域農村供水與城市供水同質、同標、同服務。
從“重建設”到“重管護”
“人們常說,三分建、七分管,在水利工程領域尤其如此。”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有不少是因為工程沒管好。因此,這一輪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不僅要抓好工程建設,更要嚴把工程管護關,落實縣級統管責任,讓農村供水工程能長期發揮效益。
在前期走訪調研中,有關專家發現,不少鄉鎮水廠和單村水廠都是自建自管,缺少專業管護人員。農村飲用水工程的運行管護水平有待提高。
根據《行動計劃》,浙江省的農飲水工程管護將注重“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鏈條全過程建設。據介紹,農村飲用水安全從水源保障開始。到2020年,全省將新增原水管道5100公里以上,新改擴建小堰壩、大口井等2000處以上。
對于農飲水工程的管護,浙江省也將從過去的“各村、各鎮為陣”發展到今后的統一化、專業化。要求各地足額落實年度管護經費,可因地制宜采用水務公司直接管護或物業化管護等多種方式。據了解,目前甌海區已成立溫州市*國有農村飲水管理公司,負責該區98個農村飲用水工程的物業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據介紹,浙江省一些市、縣已提前部署、提前行動,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例如,嘉興市已啟動城鄉一體化供水體制改革工作,城鄉一體化供水人口覆蓋率已達到*,實現了“同網、同質、同價、同管理”的供水管理目標;寧波市象山縣構建“二區五片+17個村級標準化水站”的“大+小”供水新格局,打破供水范圍行政區域界限,聯網供水覆蓋率達到97%。
下定決心、加緊建設、嚴抓管護……可以預見,今后幾年浙江農村飲用水水平將迎來*新的飛躍,農村百姓實現“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轉變。到2022年,浙江將努力實現全省農村飲用水達標人口全覆蓋,飲用水質量持續提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