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作為黑龍江省*一個現代農業改革經驗典型,成功入圍全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征集活動之中。
“這樣的事情絕不是偶然!”克山縣縣委書記劉國文告訴記者,十多年來,克山縣幾屆班子堅定一個思想不動搖,全力以赴探索現代農業改革之路。雖然遇過瓶頸、有過挫折,但克山縣廣大“三農”干部不斷突破創新,讓克山縣成為了現代農業改革的領頭羊。
克山縣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幅員面積達到了3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更是高達302萬畝,而一望無際的田野,是土地連片作業*的地方。
多年來,為了能夠創新農業現代化改革,克山縣在土地上做足了文章,并將合作經營作為現代農業改革的一個重要抓手,按照“邊發展邊規范、邊規范邊升級”的原則,嚴格清理“僵尸社”、著力打造規范社、適時組建聯合社,使全縣合作社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截至目前,全縣共有縣級示范社102家、市級示范社59家、省級示范社39家、*示范社16家。
為了能夠提升和規范合作社的建設,克山縣出臺了《克山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清理整頓實施方案》,并利用3個月時間,對全縣1442個合作社進行整頓規范。通過逐社核查、走訪和認證,清理“僵尸社”443個。將管理有序、運行規范、效益較好的264家合作社確定為正常運營合作社。
克山縣還從流轉服務、信貸融資、科技推廣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為合作社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在縣鄉村分別建立土地流轉和勞動力轉移“雙轉”服務大廳、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幫助合作社流轉土地130萬畝,實現土地流轉收入5.2億元;轉移勞動力16.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4億元。
為了能夠積極引導合作社轉型升級,走三產融合之路。克山縣圍繞馬鈴薯、鮮食玉米等縣域主導產業,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向商品加工延伸。記者在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看到,合作社牽頭聯合新隆、更好、向陽等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注冊成立仁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成了彩色馬鈴薯加工項目。
仁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鳳玉告訴記者,今年種植彩薯4000畝,計劃生產成品彩色薯條、薯片400噸,可實現產值1500萬元、利潤500萬元。同時公司在已有2條鮮食玉米加工生產線的基礎上,今年再上1條,鮮食玉米加工能力將達到1.2萬噸,可實現產值4800萬元,利潤960萬元。
聽著喜人的成績,看著合作社里分紅的場景,克山縣農經總站站長尚國峰告訴記者,通過打造聯合社和走深加工模式,如今的克山縣已經叫響了克山農產品新品牌。甜玉米、馬鈴薯條、速凍蔬菜……合作社通過深加工后,讓農產品身價倍增的同時,也讓“克山印象”里的農產品真正走入百姓家中。
為了能夠讓合作社里的農產品賣上好價格,克山縣打造上海市*的馬鈴薯主食化農產品供應基地和1688克山特色館、“克山印象”商城等營銷平臺,推進合作社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銷售,其中線上銷售率達到60%以上,年銷售額達到了2000萬元余以上。
面對現代農業改革的浪潮,克山人在不懼艱難中,不斷探索現代農業改革的新路子,成為了現代農業改革的領頭羊,而一個個合作社也真正成為帶動百姓致富的金鑰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