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消息稱:
今年中央財政支持輪作休耕試點面積為3000萬畝。在3000萬畝輪作休耕試點中,輪作面積為2500萬畝,比去年增加500萬畝,休耕面積為500萬畝,比去年增加100萬畝。小農菌預測,預計投入資金約142億。
那么有哪些試點地區?
補助資金又該如何領取?
今天的文章我們一起了解下!
國家大力推進輪作休耕工作
輪作
在同一田塊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復麥后留茬播種玉米種組合的種植方式。
休耕
不是讓土地荒蕪,而是讓其“休養生息”,用地養地相結合來提升和鞏固糧食生產力。期間同樣要注意耕地管理與保護,防止水土流失等土壤破壞現象。
我國輪作休耕試點始于2016年,旨在通過耕地的“休養生息”,讓生態得到治理修復,保護和提升地力,實現真正的“藏糧于地”。據了解,今年是我國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第四年,中央財政支持的試點規模不斷擴大,從2016年的616萬畝擴大到現在的3000萬畝,中央財政已經累計安排補助資金近100億元,今年的補助資金預計142億左右。
有哪些試點地區?
我國在一些省份進行了輪耕休耕試點,具體有:黑龍江、湖南、河北、甘肅、云南、貴州、遼寧、吉林等地。
在實施區域上
輪作主要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等地開展試點,休耕主要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開展試點。
在試點目標上
2018年我國實施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超過3000萬畝,比2017年增加了1800萬畝。其中黑龍江省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1490萬畝,江蘇省實施輪作休耕125萬畝。今年我國將深入推進輪作休耕試點,規模保持在3000萬畝以上。新增的500萬畝輪作區域集中在長江流域,新增的100萬畝休耕區域主要在黑龍江省地下水超采區。東北地區三年試點到期的區域將退出中央財政支持范圍。
此外,國家還力爭用3-5年時間,初步建立耕地輪作休耕組織方式和政策體系,集成推廣種地養地和綜合治理相結合的生產技術模式,探索形成輪作休耕與調節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求余缺的互動關系。
在輪耕試點地區有什么優惠?
國家對于輪耕試點地區有一系列優惠政策,別著急,小農菌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哪些人可以得到補貼?
補貼對象為同意簽訂“輪耕”合同的個人和單位,如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村合作社等等。
補貼金額是多少?
輪作補助標準
結合實施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等地玉米結構調整,按照每年每畝150元的標準安排補助資金,支持開展輪作試點。
休耕補助標準
河北省黑龍港地下水漏斗區季節性休耕試點每年每畝補助500元;
湖南省長株潭重金屬污染區全年休耕試點每年每畝補助1300元(含治理費用);
貴州省和云南省兩季作物區全年休耕試點每年每畝補助1000元;
甘肅省一季作物區全年休耕試點每年每畝補助800元。
總的來說,輪耕和休耕的補貼標準不一樣。對于輪作的農民,每畝可以領取150元的補貼。而參與休耕的農民,一般休耕一季的補貼為每畝500元,休耕兩季的補貼為800元左右。另外地區不同補貼標準也有所不同,要以當地為主。
此外,國家為了更好地推進輪作休耕工作,進行了兩點規定:
1.將輪作休耕*到戶,與試點的農戶簽訂3年的協議,明確相關權利、責任和義務,就算休耕也要好好經營,做到休而不退、休而不廢。
2.補助資金*發放到戶,明確補助對象是實際生產經營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防止出現爭議和糾紛。
怎么領取補貼?
試點區省財政廳將耕地輪耕試點補助資金下撥到各試點市、縣、農墾管理局。然后按照規定統一進行發放,分別打入農民前期提供的賬戶中。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允許試點地區在平均補助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根據試點目標和實際工作需要,建立對農戶實施輪作休耕效果的評價標準和體系,以評價結果為重要依據實行保基本、重實效的補助發放制度。也就是說,補貼只會多不會少!
近些年,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土地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土質沙化等問題。為了防止這些情況繼續惡化和蔓延,所以先在一些地區進行輪耕休耕試點,為將來恢復土壤肥力、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經驗和技術。對于農友們來說,要支持國家的工作,學會利用國家給的福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