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新中國將迎來70華誕。70年風雨兼程,一代代海河兒女秉持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稟賦,矢志不渝弘揚愛國傳統、激發奮斗精神,涌現出大批投身新時代偉大實踐的奮斗者、追夢人。
春暖花開,天津薊州區羅莊子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校長王艷忠格外忙碌……
每天上午,他去果農家查看土窖里存放的紅香酥梨枝條,叮囑果農控制好溫濕度,確保枝條鮮綠、*性嫁接成功;下午召集有經驗的果農在成校培訓嫁接技術;晚上在“梨王工作室”查閱國內外優質果樹信息。
“按照鎮政府要求,今年要在全鎮繼續為果農、尤其是低收入果農無償嫁接紅香酥梨樹,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現在我們已組成了10個技術隊,計劃利用1個月時間,把30萬株酸梨、雪花梨樹全部嫁接成為紅香酥梨樹。”
羅莊子鎮位于薊州北部山區,位置偏遠,當地百姓的收入主要靠種果樹。長期以來,果農們種的酸梨、雪花梨品種老化,市場滯銷。對此,王艷忠心痛不已,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鄉親們走出一條增收致富路。
要種出增收果,必須選擇暢銷的好樹種。紅香酥梨汁多、香甜,廣受市場歡迎,王艷忠決定把這個國內優質果樹品種引種到羅莊子鎮。新樹種雖然好,但不一定適應當地的種植環境。為此,王艷忠自己承擔風險,自掏腰包承包30畝果園試種,取得了成功。之后,在區、鎮大力支持下,王艷忠開始大面積給果農引種(嫁接)。
楊家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耿學文動情地說:“*近幾年,村民們嫁接的紅香酥梨賺錢了,每公斤賣到了10元錢,比其他普通水果每公斤多賣6元。
這要特別感謝王艷忠校長,他這個‘梨王’的稱號貨真價實。幾十年來,他把愛都播撒在了大山深處。”
王艷忠1984年農校畢業后,主動放棄城區優越的工作條件,選擇回到家鄉支教,1997年擔任羅莊子鎮成校校長,負責全鎮林果提質增效。他牽頭成立25個學習小組;撰寫果樹栽培及病蟲害防治等鄉土教材20余種;探索出林果生產實用技術10多項;引進梨、桃、棗等優新品種42個;培育出薊州脆棗等新品種2個。2008年,他又組建專業合作社,申請注冊了“環秀湖果品”商標和“無公害產品基地”認證,累計外銷果品1200噸,為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
幾十年來,王艷忠全身心撲在果樹生產上,摩托車騎壞了5輛。他先后榮膺“全國*科技特派員”“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我要一直在山里干下去,讓漫山遍野的果樹都變成搖錢樹,造福山里的父老鄉親!”王艷忠堅定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