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花海的小火車、花船巡游、花海擼串……潼南年年都能把油菜花節玩出新花樣,同時還不斷提升旅游體驗,擴大全域旅游的版圖,讓慕名而來的游客滿意而歸。
今年一季度,潼南旅游市場持續火爆,共接待游客533萬人次,同比增長16.7%;綜合收入28.9億元,同比增長26.5%。
油菜花節亮點多
潼南油菜花節以亮點多多創意滿滿遠近聞名。今年,除了延續往年的游船、小火車和直升機觀光項目,讓游客全方位觀賞油菜花海,又新打造了2100米長的親水步道,還有以“花海隧道”為主題的花藝景觀小品等,增加親近性和觀賞性。
為期1個月的2019年菜花節,單是陳摶故里景區,就吸引游客107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475.58萬元,創歷史新高。
油菜花節的火爆,也帶動了潼南的全域旅游。依托世界*室內飾金大佛、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雙江古鎮、西南地區*長的人工運河等知名景點,潼南重點打造三個核心景區,開發好三條精品線路,建好三個功能中心。
全景式打造、全產業發展、全區域管理,潼南把“珍珠”串成“項鏈”,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助推旅游業實現“井噴式”增長。
讓游客賞心悅目
“真方便,景區提供的免費WiFi,讓我可以把在油菜花海游玩的美圖立刻上傳到微信朋友圈……”菜花節期間,網友許三多在油菜花海里游玩時在微信朋友圈說。
潼南區文化旅游委主任唐凡云介紹,政府著力打造智慧旅游新體驗,在景區配備投影、觸摸屏等多媒體展示平臺,配備無線語音導覽系統,實現A級景區免費WiFi,讓游客可以把拍的照片、游玩的心情及時分享出去。
“山還是那些山,水還是那些水,但景區環境條件改善,服務質量提升,游客滿意度越來越高。”潼南區旅游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莫金龍說。
潼南以構建“快旅慢游”體系為抓手,加快提升旅游基礎和配套設施。
硬件建設方面,潼南加快旅游公路建設,打通景區道路“*后一公里”,形成旅游環線,實現“城景通”“景景通”。優化旅游環境方面,潼南完善旅游安全監管機制,開展旅游市場、交通秩序等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專項整治,建立健全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處理和預警機制,建立旅游經營者和從業者信用評價制度和黑名單制度。
家門口吃“旅游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潼南區油菜花節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熱鬧,油菜花景區周邊的農家樂、小攤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崇龕鎮汪壩村的唐躍富,在油菜花景區的特色農產品攤區里,擺了一個小攤賣鴨蛋。從3月至今,1個月的時間就收入1萬多元。
唐凡云介紹,潼南的旅游經濟不斷升溫,很多在外務工的村民都回到了家鄉,開餐廳、開旅館,開超市跑運輸等,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走上“富裕路”。
“真是開心,我們*年接手經營,就得知公司可以享受*新的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日前,在聽完潼南區稅務人員講解減稅政策后,潼南區陳摶故里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田達永高興地說,“我們將利用減稅省下來的資金,繼續加大油菜花的品種培育和養護力度,引進更多的配套產業,讓油菜花節越辦越好。”
崇龕鎮商會會長黃興全也很開心:“我們鎮從事油菜花旅游配套行業的38戶商會會員,全部符合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條件,大家做生意的熱情越來越高了。”
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潼南人也意識到還有短板存在。比如旅游消費方面,目前游客仍以單一的觀光旅游為主,“過境游”“一日游”超過八成,人均消費水平較低。全區正著力打造“大佛寺——雙江——雙壩”特色文化旅游景區、“太安——柏梓”休閑農業旅游度假區、陳摶故里休閑養生旅游景區3大核心景區,讓客人不僅僅是來看看花,吃頓農家飯,而是住下來慢慢體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