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聯合舉辦的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培訓班暨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現場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總結交流了2018年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成功經驗,特別是在制度探索、機制創新、政策創設、職業農民作用發揮等方面的做法,部署了新時代新起點上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重點工作,全面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2022年,上海培育2.5萬名新型職業農民。
這是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張國坤28日在上海召開的2019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培訓班暨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現場會上說的。
張國坤代表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向農業農村部及行業各級領導長期以來對上海三農工作的關心指導、對參加培訓班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感謝和歡迎。在全市上下的重視和支持下,上海鄉村振興實現了良好開局,上海三農工作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年多的實踐中,上海把培養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作為實施鄉村振興重要目標,計劃到2022年,上海培育2.5萬名新型職業農民。上海將以此次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管理培訓班的舉辦為契機和起點,推動農民培訓工作再上新臺階。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累計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5331人,其中生產經營型5339人、專業技能型5817人、專業服務型4175人。全市累計有336名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大學層次的學習,30余名新型職業農民取得農藝師職稱;2018年設立了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科技創新技術研究或示范項目,目前共有37個項目獲得立項,有力提升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同時鼓勵社保繳費補貼,引導各涉農區出臺職業農民職工社會保險繳金補貼政策,提升職業農民參保比例。寶山、奉賢、金山區對本區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繳納職工社會保險,給予單位社保繳費*基數80%-*不等的補貼。松江區對家庭農場主實行退休制度,60歲后按月享受“退休金”,解決不種地的后顧之憂。
下一步,上海計劃深化農業職稱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職業能力提升通道,積極探索調整存量土地資源,建立健全政策扶持配套體系;進一步完善職業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支持體系,將職業農民納入本市城鎮失業調查范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