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縣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著力點和新引擎,突出優勢特色,持續培育壯大富民產業,讓合作社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主心骨”。
高臺縣羅城鎮侯莊村村民劉建榮2015年投資97萬元成立了草塬新發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去年出欄了1500只肉羊,純收入達到28萬元,現在存欄還有近800只。自己富了劉建榮總想著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去年他吸納本村13戶建檔立卡戶加入到合作社,以每只高于市場50元收購貧困戶的羔羊進行育肥,解決了他們單打獨斗賣不上好價錢的難題。
草塬新發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建榮:“我們合作社去年收了貧困戶400多只小羊羔,大概付了2萬多元,基本上戶均多收入1400到1500元。”
高臺縣黑泉鎮新開村的5戶貧困戶也依靠村上的開心西瓜農民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通過合理調整種植結構,使他們每年戶均增收5000多元。貧困戶馬世貴就是受益人之一,去年他通過種植制種西瓜等經濟作物,再加上其他收入,總收入達到了3萬多元,當年實現脫貧。
高臺縣黑泉鎮新開村村民馬世貴:“今年種了兩畝地的菜心、一畝地的茼蒿、一畝半地的西瓜,希望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
截至目前,高臺縣共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8家,涉及種植、養殖、林果、土地等多個領域,帶動1000多戶建檔立卡戶一起干、一塊闖,確保剩余2359名貧困人口如期穩定脫貧退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