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保險給村集體吃了一顆‘定心丸’,旱澇都有保障,不用擔心種地種賠了。”山東威海市文登區聯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連均璞說。在威海市文登區舉辦的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收入保險首單簽約儀式上,連均璞簽下了該險種在推出的全國*單。
聯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包含23個村,共流轉耕地4000多畝。*單覆蓋17個村2385畝小麥,按每畝750元的保險金額算,保底收入約180萬元。
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收入保險面向接受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服務的村集體合作社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經營主體承保,標的為小麥、玉米、花生,是對已投保政策性種植保險的“升級版”,以此提高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在保險期內因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病蟲草鼠或者價格波動導致被保險人實際收入低于約定目標收入的損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賠償數額為目標收入與實際收入的差額。
一張小保單,撬動大農業發展。“以保險的形式給群眾穩定的收入保障,破解土地撂荒現象,促進土地流轉,推行社會化經營,從而推動鄉村振興。”中國太平財產保險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于澤說。
以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收入保險作為增信工具,可以為經營主體授信參保標的目標收入90%的額度,開展貸款業務,破解開展社會化經營資金瓶頸。
“圍繞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鄉村振興重要指示精神,從關鍵點入手,在文登率先推行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收入保險,將有力地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組織振興。”文登區委書記吳宏飛說,除化解土地撂荒,確保糧食安全之外,收入保險的先行探索,對其他金融相關行業跟進形成良好示范,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經濟支撐,為鄉村組織振興提供物質保障,為脫貧攻堅提供源頭活水,形成強大的帶動作用。
為鼓勵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積極參加收入保險,文登拿出專項資金,給予參保主體交納保費*補貼,并制定了超額風險補償辦法,對保險公司賠款總額超過當年保費收入150%以上部分,由區財政承擔50%,保證收入保險項目可持續發展。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收入保險采取先試點再推開的方式,重點選擇種植流轉面積不少于100畝的村作為試點投保對象,每個險種試點規模控制在2萬畝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