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推行垃圾分級處理、美化規劃村屯、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去年至今,前郭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精心組織、強化措施,持續推進,描繪了誘人的鄉村美景。
好環境帶來好民風“垃圾要分類,鄉村文明靠大家。”這是查干花鎮長發村近期成立的“有害垃圾回收點”的宣傳標語。村民可以隨時收集廢棄的農藥瓶、蓄電池、機油壺等垃圾,到這里換取生活用品。
“10個農藥瓶換兩個寫字本,20個農藥瓶換一袋鹽,10個機油壺可以換文具盒……雖然價值都不大,但是這樣的鼓勵政策農民非常歡迎。現在,很多老人閑著沒事的時候都會主動撿拾、收集廢舊物品,給孫子換文具。”長發村黨支部書記陳東平說。
一年前的長發村還是省級貧困村,基礎設施落后,村屯環境“臟亂差”。去年至今,鎮村兩級干部在包村部門縣財政局的資金支持下,以全民勞動、組建監督小組的方式,硬化道路、修葺排水溝、安裝路燈、栽種花卉樹木。如今的長發村,道路整潔、鮮花飄香、綠樹成蔭,好一派田園風光。
“這個大棚里能種6000棵花苗,村里按每棵0.4元的價格收,一年就可以增收2400元。然后給村里種花,每天還能收入100元。”吉拉吐鄉錫伯屯村貧困戶魏淑萍說。該村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脫貧攻堅結合,鼓勵貧困戶在院子里蓋大棚育花苗增加收入。同時,該村大力推動廁所革命,現已完成70%農戶改廁工作,并為村民發放吸泵,鼓勵村民合理利用糞肥。村里還積極開展“美麗人家、干凈人家”評選,引導村民主動維護村容村貌。
“現在村里的道路干凈了,百姓也不亂扔垃圾了。村里的志愿者不僅主動清掃路段,還自發組織栽花種草。可以說,村容的改善,促進了百姓文明意識的提升。”錫伯屯村黨支部書記張春波說。
解“三難”強化干部作風“過去,在沒有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行動之前,我們全鎮每年都要開展兩次集中的大掃除活動,但是,*多能維持幾天,很快又恢復原樣。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三難’:難在干部發動力不足,難在經濟條件限制,難在群眾多年形成的習慣難以改變。”查干花鎮黨委書記王雷說。
干部發動力不足,歸根到底是作風問題。為此,查干花鎮制定了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農戶門前三包的管理模式,層層壓實責任。同時,查干花鎮設置了紀委書記兼任責任人的督查辦,通過突擊檢查、微信朋友圈通報等方式,督導干部包保工作。自今年4月26日起,鎮政府干部職工、駐村工作隊、村社干部再次全部深入包保村屯集中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每天和村民們一起,投工投勞投機械,共同參與環境整治。
群眾是農村環境整治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和維護者。查干花鎮要求干部要學習紅軍長征“走一路宣傳一路”的精神,與群眾相處要“像親戚一樣走動,像家人一樣對待”,在潛移默化中扭轉群眾觀念。同時,號召鎮、村、社黨員干部、黨代表、青年農民學校學員、積極分子,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義務清理村屯垃圾,進一步引導群眾自發建設美麗家園。目前,該鎮各村均已建立專職保潔隊伍,時刻維護環境整潔。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查干花鎮將農村環境整治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積極組織農戶在庭院內栽種萬壽菊,開花后以每公斤0.8元的價格售出,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實現了創收。如今查干花鎮已經基本克服“三難”,在全鎮營造了除陋習、美環境、保健康的良好氛圍。
為查干湖戴上美麗花環夏日的查干湖,碧波蕩漾、游人如織。為不斷改善查干湖生態環境,前郭縣制定并下發了《前郭縣2019年查干湖周邊村屯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對查干湖周邊的31個自然屯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確定了10項重點整治內容,明確了全縣28名縣處級領導對各村屯的包保責任分工,并由全縣34個主要職能部門對各村屯進行一對一包保。今年4月,全縣24個職能部門連續奮戰1個月,對查干湖區及周邊3個鄉鎮52個村105個自然屯開展了兩輪環境整治攻堅行動。
“早些年,查干湖周邊的漁民都是靠水吃水,根本沒想過生態問題。1984年引松工程竣工后,松花江水流進查干湖,水鳥越來越多,環境才變得越來越好。這幾年,隨著政府大力開發,查干湖火了,總書記都來了,我們都明白,一定要保護好這塊‘金字招牌’。”查干湖鎮二家窩堡村村民說。該村是查干湖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首批先行村之一。村黨支部制定實行門前“三包”制度,村里的志愿者隊伍積極響應,主動參與栽植花草美化環境。
查干湖鎮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去年以來,該鎮在每個村屯均設置了保潔員,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各村民委員會都制定了包括人居環境整治在內的鄉規民約,與農戶簽訂了門前衛生“三包”責任書,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愛護環境,攜手共建美麗家園。鎮領導干部每天要都深入所包村檢查指導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發現問題,限期整改。交流借鑒好的經驗做法,通報批評進度慢、效果差的落后村,并嚴格兌現村干部工作崗位責任制。目前,該鎮正在全面查找不足,消滅死角和盲區,推動人居環境整治特別是查干湖周邊生態環境再上新臺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