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家,就是因病才困難成這樣的。我的兩個兒子都得過大病,我自己也患上了股骨頭壞死。要不是包保部門的幫助,我們都感覺生活沒啥希望了……”今年68歲的包玉貴患有股骨頭壞死,行動不便,是洮北區東勝鄉慶生村里有名的困難戶。筆者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自家的庭院中干著農活。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作為包保部門的市區兩級財政局得知包玉貴的情況后,主動幫助他聯系醫療部門,通過享受醫療扶貧的各項政策,免費進行了股骨頭壞死的手術,并通過村里開展的送醫送藥下鄉活動,幫助他解決了后續治療所需的藥品。這樣*、著實的包保幫扶舉措,讓包玉貴的生活*天變了樣,日子也跟著亮了起來。
隨著洮北區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推進,區委、區政府舉措*著實,各項惠民政策落地有聲,各個包保部門幫扶有力,讓貧困群眾生活有了希望,日子有了盼頭。
今年洮北區脫貧攻堅到了脫貧摘帽的沖刺階段,全區上下眾志成城,全員參戰,合力征戰,掛圖作戰,堅決打贏打勝脫貧攻堅戰役,讓全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日子,成為洮北所有黨員干部共同努力的目標與前進的動力。
2018年,洮北區委、區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政治任務、*的民生工程來抓。全區26位區級領導、105個部門單位、182名駐村*書記、2600多名包保干部、17支脫貧攻堅戰隊,風雨無阻工作在農村,撇家舍業忙碌在鄉間,不分晝夜奮戰在一線,幫扶貧困村、貧困戶謀劃扶貧產業,改善村屯環境,宣講扶貧政策,推動惠民利民政策落地生根,圓滿完成了年度各項脫貧任務。實現了1.2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6%下降到0.7%的喜人成績。
收獲成績洮北不驕傲,面對困難洮北不退縮,今年洮北面臨著脫貧摘帽的大考,如何給全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洮北這樣回答。
一個決心:挖掉窮根子,摘掉貧困帽,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
“以大會戰的態勢開戰,以必勝的信心鏖戰,以破釜沉舟的決心決戰。”“全區上下務必聚力攻堅,克難奮進,善謀實干,不成不休,堅決攻下貧困山頭。”在洮北區脫貧摘帽工作部署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洮北區委書記何野平擂響了奮力向全區脫貧摘帽發起總攻的戰鼓,打響了向全區脫貧摘帽發起沖刺的指令槍。
全區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牢固樹立“首位”意識,立下軍令狀,掛帥出征,連續奮戰在脫貧一線。建立專責專抓機制,出臺了《脫貧攻堅幫扶部門、駐村干部(*書記)常態化暗訪考核工作方案》《洮北區脫貧攻堅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辦法》,以久久為功的韌勁、背水一戰的決心、抓鐵有痕的作風,舉全區之力向脫貧攻堅發起*后沖鋒。
區領導更是以上率下,頂層設計,科學部署,躬身為民,結合今年脫貧摘帽工作任務,在全區開展了“千名干部駐村實施五幫扶兩推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百日攻堅”等活動,區領導分別按照各自包保任務和16條脫貧攻堅戰線職責分工,充分發揚“聚力攻堅,克難奮進,善謀實干,不成不休”的老城改造精神,以使命在肩、勢在必行、務求必勝的決心和干勁真幫實駐,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鎮村干部話發展、謀出路、想辦法。
他們既當指揮員,更是戰斗員,在貧困戶家中,他們鐵鍬、掃帚齊上陣,清垃圾,堆柴垛,一身灰兩手泥;在困難家庭的小園里,他們打壟、澆水、點籽,成了莊稼院里的行家里手。“今年的房前屋后種點啥?”“家里想養點啥?”“您家里還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們解決?”“村路兩旁種點什么?”……每一句都情系百姓,每一句都問計于民。
俯下身子才能聞到泥土的芳香,走進百姓才進駐百姓的心里,洮北區的黨員領導干部用*直接、*簡單的方式,表達了拳拳為民之情,更讓全區困難群眾真切感受到了洮北脫貧摘帽的決心與信心。
一份擔當:扎根脫貧一線,問計貧困群眾,以舍我其誰的勇氣聚力脫貧攻堅
“有啥活,干啥樣?”“誰來干,怎么干?”帶著問題下沉,對標作戰,對表消號,洮北區從區領導到各級黨員領導干部,都將工作重點下沉到脫貧一線,走村入戶,訪貧問計,對發現的問題更是不遮丑,不回避,主動認領,深入整改,為洮北脫貧摘帽奠定了基礎。
“您和老伴身體都有殘疾,領到殘疾人補助了吧?”“領著了。”“咱家有低保不?”“有啊,啥也不差。”“看來您對咱政府的扶貧政策是很滿意的。咱這個農機合作社的分紅都有吧?”“有啊,沒有那寫上,那不就是虛的了嘛!”這是洮北區脫貧攻堅突擊隊隊員牛濤與東勝鄉新合村貧困戶曲祥海的一段對話。
洮北區脫貧攻堅突擊隊自5月5日成立以來,始終活躍在脫貧攻堅一線,每到一戶,隊員都與貧困戶親切交談,并認真核對貧困戶信息表,耐心細致地詢問,詳細地記錄在冊,絕不漏掉任何排查信息,他們以釘釘子的韌勁,對全區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進行全面核查,并針對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對排查和自查出的問題和不足,各鄉鎮、村主動認領,立即整改,并做到舉一反三,堅決做到不達目的決不收兵,確保整改到位。
與此同時,洮北區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也紛紛深入鄉鎮、村屯,坐上熱炕頭,拉起家常話,“您老人家身體還好吧!家里還有啥困難,對我們扶貧工作還有沒有啥意見呀?”“沒有,沒有,這黨的政策太好了呀。你說過年那陣你送來了豆油,還給我媽買了護膝,我們當兒女的都沒想到的你都幫我們想到了啊,太感謝了。”聽到包保干部的詢問,青山鎮黎明村80多歲貧困戶江玉蘋的兒子忙替母親表示感謝。
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切實解決貧困群眾*關心、*直接、*現實的生產、生活困難成了每位洮北黨員干部的共同目標。他們還根據各村實際,引導貧困戶挖掘自身潛力,鼓勵貧困戶根據家庭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致富,并鼓勵實施訂單種養業,積極幫助研究發展庭院經濟、開展村屯環境整治、解決群眾實事難事、查找村級工作短板、規范基礎信息檔案,全力推動醫療、教育等各類*扶貧政策落實和危房改造、安全飲水、鐵籬圍墻工程建設等重點任務順利實施。
他們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解民憂、幫民困、助民脫貧,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猶如春雨般滋潤著洮北大地,也溫暖著百姓的心田。
一股合力:包保部門*幫扶,行業扶貧兜底保障,凝心聚力向著脫貧摘帽的目標全速推進
走進德順蒙古族鄉城四家子村,沿著平坦的水泥村道一路前行,一條條通往各自然屯的水泥路在不斷分支延伸而去,通向各家各戶。田地里三三兩兩的村民一邊勞作,一邊笑談著如今的幸福生活,眉梢眼角流露出喜悅;錯落有致的房屋,青翠挺拔的綠植……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美景圖展現眼前。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洮北區持續加大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加大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開展村屯環境衛生整治,實施農村環衛一體化建設,各包保部門也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作為包保幫扶的重要抓手,幫助貧困戶掃庭院、清垃圾,種果樹、栽花草,讓昔日的小鄉村發生了大變樣。
各鄉鎮、村更是放大自身優勢,積極探索脫貧致富出路。洮北區青山鎮做起了閑置房屋的大文章,他們將村里閑置的房屋打造成美麗農家,打起了休閑“農家樂”的小算盤,有效地激活了農村經濟的活水。洮北區金祥鄉則找到了小庭院里“金鑰匙”。該鄉把產業培育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和長久之計,采取“合作社+農戶+訂單”的發展方式,引導村民利用好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讓群眾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帶動更多的農民依托合作社開展自種,大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為群眾穩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實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無縫對接。
洮北區不僅僅為群眾脫貧致富找路子,更要為他們織牢基本生活的“安*”。全面推進了“一人一策”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報、門診慢特病報銷、醫療救助兜底等惠民政策,有效解決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洮河鎮兩家子村的吳俊良就是受益者之一,“現在黨的政策真好,我這幾天身體一直不太舒服,正想著進城檢查一下,沒想到醫生就來到俺們村了,送醫又送藥。俺們在家門口就把病看了,你說好不好。”包保部門與醫療專家的到來,幫吳俊良解了燃眉之急。
貧困群眾感受的不僅僅是醫療和環境的變化,從就業到教育,從醫療到住房……洮北區緊緊扭住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這個基本保障,正在編織一張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
房屋新了、鄉村美了、路通了、水凈了……一條產業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脫貧之路,在洮北正漸次鋪開,洮北正向更加美好的日子進發!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