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農業農村廳采取以訓代會形式,召開全區前三季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會商分析會。七地市農產品質量工作主管局長、監管科科長,地市和重點縣檢測機構參訓人員,種植業處、畜牧處、獸醫局、監管處等部門相關人員共55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目前全區已建立了部、自治區、地市梯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風險)監測、重大節假日前專項監測、發現問題監督抽檢等制度,對全區規模農產品生產基地實現了基本覆蓋。2019年前三季度,完成國家、自治區兩級農產品質量監測抽樣2142批次,不合格樣品46批次(其中輸入型35批次),總體合格率97.8%。通過分析研判今年前三季度農產品質量檢測數據,總體形勢是“整體安全,穩中趨好”。雖然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總的形勢較好,但也不能盲目樂觀、掉以輕心,尤其是蔬菜產品農藥殘留超標仍有檢出,哪怕只有2%—3%的不合格,也要花*的精力去努力。
會議強調,針對蔬菜農藥殘留超標主要是噴施農藥后沒有過安全間隔期,菜農為提高殺蟲治病效果不合理加大農藥噴施劑量造成的,下一步要加強五個方面的措施。一是管源頭。從生產基地入手,排查土壤、水質等風險因素;從投入品質量監管著力,抽取農藥獸藥樣品,開展有效成分和隱形添加禁限農藥、獸藥成分檢測。二是增檢測。增加農產品抽檢頻次,針對發現的問題開展監督抽查,跟進監管執法,保持打擊農產品質量違法的高壓態勢。三是強宣傳。印發禁限用農藥名錄,普及科學合理用藥的相關知識;宣傳法律法規,增強生產主體的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和誠信意識。四是重實訓。加大培訓力度,強化農藥獸藥安全用藥技術指導,提高基地菜農科學合理使用農獸藥的意識。五是守誠信。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對質量好、經營好、誠信好的主體上紅榜,當年連續兩次的給予表彰并適當獎勵;對于差的主體上黑榜,當年連續兩次檢出禁限用農獸藥超標的關閉整改,當年連續三次檢出禁限用農獸藥超標的實行行業退出。
會議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的民生工程,狠抓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質量監管,管防結合,檢打并舉,堅守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底線,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