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白斑病是由一種叫苦瓜尾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早期出現褪綠變黃的圓形小斑點,逐步擴展成近圓型或不規則型,直徑約1-4毫米的灰褐色至褐色病斑,邊緣較明顯。病斑中間灰白色,多角形或不規則狀,上生稀疏淺黑色霉狀物,在潮濕時易看見。常常易造成病斑穿孔。那么,苦瓜有什么發病規律和預防措施呢?
1、發病規律:
該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為翌年侵染源。通過氣流或雨水傳播到苦瓜葉片上侵染,引起發病。由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繼續傳播發生侵染。高溫多雨季節、缺乏有機肥、偏施化肥過多、土壤板結的瓜田發病較嚴重。
2、防治苦瓜白斑病:
(1)是要搞好田間清潔,清除銷毀病殘株,減少田間病源積累;
(2)是要施足有機肥,改良土質,增強肥力,保證苦瓜根深株壯,提高抗病力;
(3)是在苦瓜*輪結瓜時及時追肥,保證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獲得足夠營養,追施綠芬威、百施利或綠豐素等葉面肥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并適當疏摘側芽,保證新芽枝葉能夠葉厚色綠;
(4)是定期噴殺菌劑防病。可選用艾菌托或安美托(70%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新而蒲或發生靈(65%可濕性粉劑)400-500倍,百可寧或百菌清(40%懸浮劑)600-700倍,一般每7-10天噴1次,連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