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崇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7%,其中農村居民收入增長9.0%。作為上海*的農村地區,崇明始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突出位置,全力打造*美都市鄉村。如今,崇明每一條清澈的河流、每一塊茂密的森林、每一條特色的道路、每一片藍天白云都成了生態發展的寶貴資源;未來,崇明的每一個項目、每一個活動、每一項賽事都將成為生態發展的“無煙工廠”,造福百姓。
鄉村面貌持續改善
憑借悠久的產業歷史、較大的規模效應和厚實的群眾基礎,港沿鎮園藝村的花卉苗木產業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被譽為“瓜子黃楊之鄉”。去年,全市啟動首批9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港沿鎮園藝村列入其中。一年多來,崇明立足園藝村資源稟賦,花大力氣做好“美環境”“種風景”文章,重點優化人居環境,做強黃楊產業,營造文明鄉風。
經過一年多建設,如今的園藝村已完成核心區建設,鄉村變得既有“顏值”又有“內涵”,呈現出一幅“白墻青瓦坡屋頂,林水相依滿庭芳”的崇明村居圖——漫步村道,只見民房白墻青瓦,輔以墻畫、竹籬笆,滿是江南氣息;村內河水清澈、河坡漂亮、河岸整潔,兩岸還有新建親水平臺;原先農民家門口的出行道路也重新進行了鋪建,并增添路燈,村民出行更為便捷。建設過程中,當地農戶也積極行動起來,發揮園藝所長,梳理自留地,發揮村里黃楊、花卉等資源優勢,讓農戶庭院華麗變身為“網紅”打卡點,引來八方游客。
令人欣喜的是,除了園藝村,在今年全市啟動的新一輪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中,港西鎮北雙村、三星鎮新安村、廟鎮永樂村也被列入其中,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核心工程建設、呈現風貌形象,并于明年上半年再完善提升。與此同時,區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也穩步推進,15個區級示范村目前已全面啟動,預計今年底將基本建成,成為具備示范引領作用的特色精品村。崇明還啟動實施了“海上花島”項目建設,以“花田、花路、花溪、花宅、花村”為重點,因地制宜打造“一鎮一園”“一村一園”特色景觀,形成多姿多彩的鄉村風光帶,全力打造獨具生態特色的崇明版“富春山居圖”。
集中居住幸福安康
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提高農民居住水平,與每一位農民息息相關。7月30日,崇明首批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建成房正式交房,66戶豎新鎮村民在現場辦理好手續后,接過新房鑰匙,高興地走進新家。崇明首批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建成房位于團城公路南側,總體風格依照“中國元素、江南韻味、海島特色”的要求,讓人們處處感受到入眼的生態景觀、走心的鄉村文化,體現了*生態島“生態人居”和“保持鄉村肌理、凸顯鄉村價值”的設計理念。
根據制定出臺的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實施辦法、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規定等政策文件,崇明規劃有29個集中居住點。去年,選取了豎新、建設、新河和中興4個鎮作試點,當前各居住點正緊鑼密鼓推進,除了豎新鎮首批項目竣工以外,建設鎮和新河鎮首批項目也已開工建設,中興鎮項目前期工作正積極推進。下階段,本區將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原則加快推進實施,全面啟動16個涉農鄉鎮的農民集中居住點建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推鄉村振興,構建布局合理的發展空間體系奠定基礎。
在改善住房條件的同時,配套設施、服務水平也要跟得上,才能真正做好惠民文章。區委主要領導也對此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農民愿不愿意集中居住,選擇哪種方式集中居住,都充分尊重農民的想法,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由農民自主作決定;在集中居住項目選址方面,要把區位條件好、交通條件好、綜合配套好的“三好”地塊用于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更加安全的社區環境、更加良好的生活配套。同時,還要抓好規劃設計,讓集中居住區不僅有好房子,更有好風景;要安排專業性強、經驗豐富、了解農村的建設單位來推進,確保集中居住的建設工作經得起歷史檢驗。
特色產業穩步發展
崇明*的價值在生態,*的潛力也在生態。鄉村振興戰略的加快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提檔加速、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給崇明發展注入無限動能。軌道交通崇明線今年開工建設、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緊鑼密鼓地籌辦……一系列重大機遇的疊加為崇明發展架起更寬的“高速路”。
今年以來,崇明通過加快發展都市現代綠色農業,以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為引領,創新推進了一場催人奮進的“農業革命”:種植1萬畝“兩無化”水稻、3.5萬畝綠色水稻,試點種植1000畝次“兩無化”蔬菜;啟動正大崇明300萬羽蛋雞場、恒大上?,F代農業產業園、中荷現代農業創新園、優尼花匯港等重大農業項目建設;推出10萬畝優質土地,面向全球開展*招商。今年上半年,崇明還深入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驗收工作,開通運營浦江游覽崇明航線,成功舉辦3項國際體育賽事活動,穩步推進2個全國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大力推動產業園區轉型發展,為鄉村發展注入更多能量。
作為上海核心生態功能區,崇明擁有全市*優質的生態資源本底和*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是“上海的綠、上海的水、上海的風向、上海的自然脈搏”。鄉村振興東風正勁,“沉睡”的優質生態價值日趨凸顯,在崇明,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齊頭并進,城市文明與農耕文明深度交融,城市快節奏與鄉村慢生活交相輝映,城市記憶與農耕鄉愁山鳴谷應,崇明正在成為令人神往的生態之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