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上的中國2》之《時節》中,曾給了五常大米一分零兩秒的鏡頭,這讓五常大米狠狠地火了一把,五常大米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大米,想吃到一碗真正的五常大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近年來,五常大米卻備受冒牌大米困擾,業內紛紛流傳著“五常大米行天下,天下大米亂五常”的說法。
水稻居然能在海水中生長?!近日,水稻品種“海稻86”的耐鹽堿性得到了農業部專家的初步認可,并通過了DNA權威機構檢驗。今年臺風“威馬遜”和“海鷗”來襲,經受了海水倒灌的“海稻”依舊長勢良好,引來媒體的廣泛關注。
9?4臺灣地溝油事件的爆出,使得臺灣和內陸地區一片嘩然,以強冠公司生產的名為“全統香豬油”的問題油為原料所制成的產品被逐一追查、下架,包括工研、味全在內的許多知名食品大廠紛紛被波及。而隨著地溝油影響的擴大,“臺灣品質”遭受質疑,地溝油的流通、監管問題也紛紛擺上臺面,發人深思。
社會經濟蓬勃發展,但在天災面前,人類是無助的。天災對社會經濟的破壞是巨大的,尤其是農業領域,災后重建是恢復農業生產和人民信心的重要舉措,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不失為災后重建的新思路,然重建路上又問題重重,因此需要開闊思維、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出一條災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5月起全球已進入海溫異常增暖的厄爾尼諾狀態,預計到7月底,將可能發生中等強度以上的厄爾尼諾事件。屆時,全球農業將受到影響,我國將可能出現南澇北旱的情況,漁業、糧食等農業領域也將受到嚴重影響。那么面對它,我們能做什么呢?
清明節過后的幾天里,媒體大肆曝光了全國多地墓地占耕地的現象,在社會上引起了一陣反響。據了解,由于墓地亂葬,每年就要因此占用耕地達上萬畝之多,且呈逐年遞增的態勢。對此,“到底由什么導致?應該如何改變?”等問題成了墓地亂葬現象給社會帶去的十分迫切的思考。
目前秋糧收獲倒計時的鐘聲已敲響,作為糧食生產大頭,我國秋糧在面對今年農災“大考”下并沒有倒下,而是在農業部帶領下科學抗災得以保糧。今年,秋糧面積同比上年增加800多萬畝,規模的不斷擴大得益于政策扶持、農民積極性的提高。如何在這一秋糧主打“季”穩中求勝成為了農業界重中之重。
當前顯示信息 1-7 條,共 22 條